迎战“杜苏芮” 新区各街镇在行动

日期:2023-07-31 13:03:53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市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针对此次降水,滨海新区各街镇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关键举措,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属地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北街道



(资料图片)

新北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连续3天在街道轮流值守,相关负责人在视频调度室24小时随时待命,带领相关科室社区现场检查、指挥调度,部署推动各项措施落实。每当出现汛情风险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及时化险为夷,随时迎战“杜苏芮”。

街道防汛办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原则,划分防汛组织网格,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微信群、网格服务队,进行“线上”宣传。通过转发防汛防溺水常识、紧急避险知识等,充分运用“文字+视频”等数字渠道,提高居民对防汛、防溺水知识知晓率;“线下”通过丰富宣传栏、入户走访等积极开展宣传,向群众讲解安全避险、自救等相关知识。社区网格员带领志愿者深入包保区域进行风险隐患点实地查看,对于积水路面进行疏通,极大限度减少降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和正常出行。

迎春里平房与堰宾里小区作为本次防汛工作的重点巡查对象,经过各部门配合协作,充分做好了防汛前期准备工作,广泛宣传防汛安全常识、应对极端强降雨生产生活注意事项、车辆涉水淹泡人员逃生等内容。同时,街道防汛办带领社区居委会及时巡查摸排,查看房屋漏雨情况,提醒居民住户安全用电,叮嘱居民如遇突发情况及时转移,并第一时间与社区沟通。全部抽水设备同时工作,每一栋楼门前摆放防止沙袋,防止雨水倒灌进楼内。

迎宾园社区建立了专门的“平房防汛居民群”,实时向居住群体播报气象灾害预警、雨情雨量、国家电网24小时抢修热线等滚动信息,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欧美家园社区在接到居民反映线索后,及时处理核实辖区企业外排雨水情况。同时,深入全面排查地下停车场、地下室、地下商场、深基坑等地下空间,及时根据雨情汛情,对底商超市采取关停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强化户外广告牌、围挡的防风措施,及时排查隐患,全面加固,确保安全。

杭州道街道


日前,召开行政会议专题传达学习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街道防汛救灾工作,调整完善街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进一步明确街防指成员单位职责,组建了“1+29+2”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体系,组建了一支由机关干部、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组成的50人主干队伍;29个社区组建了由社工、社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290人的社区应急队伍;街道对接辖区重点建筑施工企业,结合实际组建了2支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全面推进防汛抗旱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抓好防汛物资准备工作。

治国里社区再次加固防汛沙袋

随后,街道相关科室积极组织各社区、物业实地查看本片区低洼易积水区域,对雨水管网和下水管道进行清理疏通,全力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组织各社区对丧失自理能力、无人照顾等重点人群进行登记,重点关注本社区孤寡老人以及行动不便残疾人,及时通知其家人或者相关负责人,保证汛期孤寡老人以及行动不便残疾人的生活。各社区书记、包保领导为本社区地下空间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本片区物业、商业体针对地下空间,逐一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和人员管控方案,备足防汛物资、做好封堵和排水工作、备好备用措施、加强值班值守,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迅速处置。职能科室、相关社区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高空等户外作业人员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必要时加固或拆除户外装置,加强深基坑等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发现隐患及时处置。配合城管、市政等部门加强巡查,对小区内部易倒伏的行道树进行修剪、加固等;巡查户外高空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构筑物,提示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加固。雨中对危陋房屋、易倾倒围墙等建筑物加强巡视,并排查房屋危漏情况,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封闭现场、组织人员转移,并做好警示提醒工作。

街道设立了24小时防汛应急值班电话,由一名街道领导干部带班,一名街道干部值班,确保遇有突发情况,随时应对处置。街道建立了涵盖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的微信群,第一时间将预警响应和风险提示通知到各部门、各社区。

新园里社区通过微信群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各社区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手持喇叭等各种方式,将预警信息、安全提示和紧急通知等广泛告知居民,提示居民根据防汛预警做好自我防范措施,将屋外、阳台易坠落、易倾倒物品及时清除或加固。针对易积水片区,通知一楼住户做好防汛自救准备工作,逐门建立楼门洞低楼层与高楼层邻里互助机制。

大港街道


连日来,大港街道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在前期防汛自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深入排查,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汛”前整改完成,夯实安全度“汛”基础。

抓好责任落实。大港街道办事处主任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总责,各居委会负责人对各社区防汛工作负总责,逐一落实行政、预警、转移、巡查防守四类责任人与行洪河道行政、管理、技术三个责任人,制作职责清单,明确各类责任人具体职责任务,做到防汛责任人有名有实。

强化隐患排查。大港街道共梳理出危陋房屋、地道、低洼居民区、深基坑、地下空间5类点位44处,建立台账,做到风险清、底数明,确保应急处置时抓住要害。

科学指挥决策。大港街道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保持高度敏感,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判,做出针对性部署,做好应急准备。


突出预案可操作性。大港街道立足辖区实际,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重点,修订了防汛应急预案,同时指导辖区内34个社区编制了社区综合应急预案一本通。

预警与响应紧密结合。大港街道高度重视预警信息,密切关注气象、水情预警,根据预警等级和区级响应等级及时启动与预警等级相匹配的应急响应。

打出转移避险提前量。每次收到暴雨预警或通过气象预报预判可能导致危陋房屋危及居民生命安全时,大港街道提前联系协调辖区内危陋平房产权方港北监狱,准备好转移车辆与安置宾馆,将平房住户居民及时转移到宾馆避险,有效保障了居民人身安全。

落实抢险救援力量。大港街道组建了10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时24小时待命,保持联络畅通,发生险情时可立即调动应急力量。辖区内34个社区均建立了社区应急队伍,由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志愿者等组成,具备一定的基础自救能力。

畅通救灾物资信息。大港街道提前整理应急物资库,保养维修排水设备,13台排水泵均在汛前保养完毕。统计物资需求数量,采购240吨防汛沙,补齐物资短板,最大程度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给与及时调配,其中140吨防汛沙预置到社区点位,100吨储存备用,在应急响应期间,通过实地巡查、摄像头实时监控、各社区灾害信息员上报三种方式相结合,掌握雨情和积水情况,按需及时调配应急力量和阻水沙袋。

古林街道


为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古林街道第一时间建立防汛组织与指挥系统,进一步明确各村居职责,将防汛责任细化分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清晰。 

古林街道防汛指挥部全员值守,领导带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工情,加强对防汛、防潮工作的指导;及时通知各村居通过大屏幕、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和防汛、防潮提示,提醒居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报道,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及时联络水务局对雨水管网进行预排空,并协调好排水工作,同时安排巡堤人员对街域内河堤进行巡查工作;及时联络辖区医疗救护力量和设备,做好医疗队派出准备。

古林街道要求各村居做到“一村一居一方案”,如遇紧急情况立即启动防汛预案,所有人员上岗到位,部署落实防汛各项工作,传达贯彻上级领导指示,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险情,确保各项防范处置措施落实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29日,相关领导带领公共安全办工作人员与马棚口边防负责同志赶赴马棚口一村、二村巡查防汛工作。

巡查现场,古林街道负责人向工作人员传达市防汛调度会会议精神,认真听取村民转移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村民安置以及防汛值守工作。随后,巡查组重点检查沿海各码头及临时停靠点船艇停泊和人员撤离情况,同时对现场对尚未撤离的村民进行劝导,组织村民尽快撤离码头避险。

(记者 刘睿 王绮妍 韩春霞 卢燕 通讯员 韩佳颖 李进松 杨津湘 摄影报道  部分照片社区、街道提供)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